郑州西区中医院欢迎您!
郑州西区中医院
7*24小时服务热线:
0371-86185222
妇产科

那个松软的肚子,是宝宝住过的家,也是需要修复的伤

2025-10-31 14:12 18 浏览

生完宝宝已经半年了,体重秤上的数字终于回到了孕前,可每次照镜子,心里还是忍不住失落——肚子怎么还是松松垮垮的?一坐下,中间就堆起好几层褶子,像是还揣着个没卸货的“小皮球”。

这“甩不掉的孕肚”到底是怎么回事?难道真是脂肪赖着不走吗?其实,问题可能不在脂肪,而在于一个常被忽略的“元凶”——腹直肌分离。






认识腹直肌分离



腹直肌,就是我们腹部中央那两条纵向的肌肉,传说中的“马甲线”就位于这个位置。怀孕期间,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,子宫不断扩张,腹部的皮肤、筋膜和肌肉都被撑开拉伸。原本紧实贴合的两条腹直肌,会从中间的腹白线处逐渐“分家”,形成空隙,这就是腹直肌分离。

简单来说,脂肪是软软的“肉”,而腹直肌分离是肌肉“没归位”。哪怕你体重降下来了,脂肪变薄了,可中间的缝隙还在,内脏缺乏支撑,就会向前凸出,形成松垮的小肚子。所以,有些妈妈明明不胖,肚子却始终收不回去。这时候光顾着减脂,效果往往有限,核心问题在于肌肉的归位。



不只是美观问题



很多妈妈以为腹直肌分离只影响外观,其实它悄悄影响着身体功能。腹部肌肉就像我们身体的“天然束腹带”,支撑躯干、维持腹压、保护内脏。一旦这个束腹带松了,就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:

腰酸背痛:腹部无力,腰部肌肉就会“代班”过度,导致劳损和疼痛。

内脏移位:腹压不足,可能造成内脏下垂,压迫盆腔,甚至引发尿失禁、便秘。

脂肪易堆积:核心代谢变慢,脂肪更容易在腹部囤积,形成“越松越胖”的循环。

体态变差:核心不稳,容易导致骨盆前倾、驼背等不良姿势。

  




如何自我检测?


你可以试试这个简单的自测方法:

1、平躺,双膝弯曲,脚掌放平;

2、一手放在肚脐周围,轻轻抬起上半身(像做卷腹,但不用完全坐起);

3、用手指触摸腹部正中线,感受两侧肌肉之间的缝隙。

如果能放入1-2指,属于正常范围;若能塞进3指或更多,则可能存在腹直肌分离。

(注意:自测结果仅供参考,建议咨询医生或康复师进行专业评估。)





改善方法,从温和开始



产后初期,轻度分离可能自行恢复。但如果半年后肚子依然松垮,就需要主动干预了:

1、避免错误运动:如剧烈仰卧起坐、卷腹、平板支撑等,这些可能加重分离。

2、学习腹式呼吸:平躺屈膝,吸气时腹部鼓起,呼气时收缩腹部,想象肚脐贴向脊柱。每天练习2-3次,每次10-15分钟,能温和激活深层肌肉。

3、温和核心训练:骨盆后倾、膝盖滑行等,最好在专业指导下进行。

4、合理使用腹带:遵医嘱使用,可提供外部支撑,但不能替代肌肉训练。

5、保持正确姿势:避免驼背和骨盆前倾,减轻腹部负担。

6、及早专业干预:产后42天评估后,可考虑电刺激等治疗,促进恢复、缩短周期。




产后肚子松垮是身体的正常变化,大多数妈妈的腹直肌分离在1-2年内通过适当训练都能改善。不必过度焦虑,但也别忽视它。如果你怀疑自己有腹直肌分离,建议尽早寻求专业评估,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。

记住,你的身体经历了创造生命的奇迹,给它多一点时间和耐心,它会慢慢找回原来的力量与平衡。






专家简介

图片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▌来源: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

▌声明:本文为仅为健康科普,如有相关疾病,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谨遵医嘱

相关内容
分享按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