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 浏览

子宫内膜癌,又称子宫体癌,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。在全球范围内,它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尤其是在发达地区。值得庆幸的是,子宫内膜癌通常发展缓慢,且绝大多数患者在早期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“报警信号”。
这意味着,只要我们足够警觉,及时捕捉这些信号,就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它,从而获得极佳的治疗效果。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愈率非常高。


这是子宫内膜癌最直接、最常见的症状,几乎90%的患者都会因此就诊。请务必关注以下任何形式的“异常出血”:

具体表现: 如果您已经绝经(指月经停止超过1年),任何形式的阴道出血、点滴状出血或血性分泌物都属异常。
重要性: 这是子宫内膜癌最典型的症状。一旦发生,必须立即、毫不犹豫地去医院检查,排除恶性可能。切勿将其误认为是“月经回潮”而掉以轻心。
具体表现:
月经周期紊乱: 经期变得完全不规律,时而提前,时而推后。
经量改变: 月经量突然增多、减少,或淋漓不尽、持续时间过长。
出血模式改变: 在两次正常月经之间,出现不规则的少量出血。
注意: 更年期本身就会导致月经不规律,这给早期识别带来了困难。但如果您的月经变化非常明显,或者出血量远超平时,就应警惕并及时就医。
具体表现:
月经周期紊乱,经期延长,经量增多。
非经期出现不规则出血。
长期月经不调,特别是伴有肥胖、多囊卵巢综合征或不孕史的女士,风险更高。
具体表现: 阴道排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血性液体。如果合并感染,分泌物可能变为脓性,伴有恶臭味。
注意: 虽然阴道炎、宫颈炎等良性疾病也会导致分泌物增多,但持续存在、量多、带有血丝或异味的排液,需要引起重视。

下腹部疼痛或盆腔坠胀感: 当癌肿或积血、积脓刺激子宫收缩时,会引起下腹阵发性疼痛。
腹部包块: 早期极少出现。当肿瘤增大或合并子宫肌瘤时,患者可能自己摸到下腹部有硬块。
晚期症状: 若癌症进展到晚期,可能会压迫周围器官,引起腰骶部疼痛、贫血、消瘦、乏力等全身症状。

长期月经不调与不孕: 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导致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。
肥胖: 脂肪组织会将体内其他激素转化为雌激素,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。
糖尿病与高血压: 常与肥胖共同构成“子宫内膜癌三联征”。
初潮早与绝经晚: 行经年限长,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影响的时间也更长。
长期单独使用雌激素: 未在医生指导下,长期补充雌激素而未配合使用孕激素。
有卵巢肿瘤史: 如分泌雌激素的卵巢颗粒细胞瘤。
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: 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患病者

立即就医: 前往正规医院的妇科或妇科肿瘤科就诊。
详细沟通: 向医生清晰地描述您的症状、持续时间、月经史、生育史和家族史。
接受检查: 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来明确诊断:
子宫内膜活检: 在门诊进行,用细小的刮匙获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送检。
宫腔镜检查+刮宫: 可以直观地看到宫腔内的病变,并精准取样,是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准确的方法。
经阴道超声: 无创、便捷,可以清晰地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。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>4-5mm通常被视为需要警惕的信号。
病理学检查(诊断金标准):
子宫内膜活检: 在门诊进行,用细小的刮匙获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送检。
宫腔镜检查+刮宫: 可以直观地看到宫腔内的病变,并精准取样,是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准确的方法。

核心信号是异常出血,尤其是绝经后出血。
绝大多数异常出血并非癌症,可能是息肉、肌瘤、内膜增生或内分泌失调所致。
我们的目标是:不放过任何一丝癌变的可能,但也不为良性疾病过度焦虑。
关键在于行动: 一旦出现可疑信号,最错误的做法就是“等待和观察”。及时就医,让专业医生来帮助您判断,才是对自己健康最负责任的态度。
关爱自己,从关注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