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 浏览当被诊断为糖尿病时,很多人会感到迷茫,尤其是在“吃”这件事上。仿佛一夜之间,美食变成了敌人。但请记住:糖尿病饮食并非意味着饥饿与剥夺,而是一种更健康、更聪明的饮食方式。 它不仅是控制血糖的利器,更是保障您长期健康、提升生活质量的基石。
糖尿病饮食没有一成不变的“食谱”,但有几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原则:

均衡为王,而非绝对禁止
您不需要完全告别糖和碳水化合物。关键在于控制总量、均衡搭配。将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和膳食纤维进行科学组合,才能有效延缓血糖升高。
稳定是关键,避免“过山车”式血糖
目标是让血糖平稳地维持在一个理想范围内,避免餐后急剧飙升和餐前的过度低落。规律进餐、少食多餐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习惯。
个性化定制,没有“一刀切”
每个人的身高、体重、活动量、用药情况都不同。最好的饮食方案,是在核心原则基础上,与医生或营养师共同制定的个性化方案。
让我们把理论付诸实践。想象一下您的餐盘,可以按照以下“餐盘法”来划分:

一、1/2 餐盘:非淀粉类蔬菜
包括: 绿叶蔬菜(菠菜、生菜、油菜)、西兰花、菜花、西红柿、黄瓜、蘑菇、辣椒、洋葱等。
作用: 它们富含膳食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热量低,饱腹感强,能有效延缓血糖吸收。
二、1/4 餐盘:优质蛋白质
鱼类: 三文鱼、鳕鱼等富含Omega-3的鱼类。
禽肉: 去皮的鸡肉、鸭肉。
瘦肉: 猪里脊、瘦牛肉。
蛋类: 鸡蛋、鸭蛋。
豆制品: 豆腐、豆浆、豆干。
作用: 蛋白质提供持久能量,增加饱腹感,且对血糖影响很小。
三、1/4 餐盘:优质碳水化合物
全谷物: 糙米、燕麦、藜麦、全麦面包、荞麦。
杂豆类: 红豆、绿豆、鹰嘴豆。
薯类: 红薯、紫薯、山药(需替代部分主食)。
避免/限制: 白米饭、白面条、白面包、馒头等精制碳水化合物,以及含糖糕点、饼干。
作用: 全谷物和杂豆类富含纤维,升糖速度远低于精制碳水。
绿灯食物(鼓励多吃)
蔬菜: 所有非淀粉类蔬菜,尤其是深色绿叶蔬菜。
水果: 蓝莓、草莓、樱桃、苹果、柚子等低GI水果(注意分量,两餐之间食用为佳)。
饮品: 白开水、淡茶、黑咖啡。
黄灯食物(需要控制分量)
主食: 全谷物、杂豆、薯类。
水果: 香蕉、芒果、葡萄等较甜的水果。
奶制品: 无糖酸奶、牛奶。
坚果: 核桃、杏仁等(富含健康脂肪,但热量高,每天一小把即可)。
红灯食物(尽量避免或严格限制)
含糖饮料: 汽水、果汁、奶茶。
精制糖与甜点: 糖果、蛋糕、冰淇淋、巧克力。
高脂加工食品: 油炸食品(油条、薯片)、肥肉、动物内脏。
高盐食品: 咸菜、腊肉、加工肉制品。
关注“升糖指数”,更要关注“血糖负荷”
升糖指数 反映食物升糖速度。
血糖负荷 同时考虑了升糖速度和碳水含量,是更全面的指标。例如,西瓜GI高,但碳水含量低,适量吃一点(血糖负荷低)是可以的。
烹饪方式至关重要
多采用蒸、煮、快炒、凉拌、烤的方式,避免油炸、红烧。烹饪时少油、少盐、少糖。
进餐顺序有讲究
尝试改变进餐顺序:先喝汤→再吃蔬菜→然后吃蛋白质→最后吃主食。这样可以先用纤维填充胃部,延缓后续主食的吸收速度,帮助平稳餐后血糖。
无糖食品≠放心吃
很多“无糖食品”只是不含蔗糖,但本身可能由精制面粉制成,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,吃多了同样会升高血糖。
水果不是禁忌
选择低GI水果,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,既能补充维生素,又不会造成血糖过大波动。避免用果汁替代水果
规律运动: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,能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,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血糖。
足量饮水: 保证每天饮水充足,有助于稀释血液,促进代谢。
监测血糖: 定期监测血糖,了解不同食物对您血糖的影响,这是调整饮食方案最直接的依据。
遵医嘱用药: 饮食控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,务必遵照医生的指导按时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