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 浏览

“感冒了,别吃鸡蛋,那是发物,会加重病情的!”——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从长辈那里听过。当我们鼻塞、咳嗽、浑身无力时,面对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羹或一碗温暖的蛋花汤,心里总会犯嘀咕:到底能不能吃?


感冒时,完全可以吃鸡蛋!
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感冒患者来说,鸡蛋不仅不是需要避讳的“发物”,反而是辅助身体康复的“营养宝库”。这个流传甚广的误区,是时候被纠正了。
为什么会有“感冒不能吃鸡蛋”的说法?
这个说法主要源于中医里的“发物”概念。认为鸡蛋性味甘平,具有一定补虚的作用,但在感冒发热时,身体正处于“邪气”正盛的阶段,过食滋补的“发物”可能会将病邪“封存”在体内,不利于外散,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。
鸡蛋为感冒康复提供的“三大助力”
优质蛋白质的“后勤部长”
鸡蛋富含完全蛋白,含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氨基酸,且吸收利用率极高。
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(如白细胞、抗体)的基础原料。感冒时补充足量优质蛋白,就像为前线作战的士兵补充武器和粮草,能帮助身体更快地制造出新的免疫细胞,加速康复。
丰富微量营养素的“支援部队”
锌:鸡蛋中含有锌元素。锌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,它能帮助缩短感冒病程。
硒: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,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损害,支持免疫系统。
维生素A、维生素B12:这些维生素在维持皮肤和黏膜健康(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)以及能量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易于消化的“温柔能量”
感冒时往往食欲不振,肠胃功能较弱。相比于油腻、坚硬的食物,鸡蛋羹、蛋花汤等烹饪方式非常柔软易消化,既能减轻肠胃负担,又能高效地补充能量和营养,非常适合病号食用。
破解关键疑虑:吃鸡蛋会“发烧”吗?
科学真相是:任何食物在消化代谢时都会产生热量,这在医学上称为“食物热效应”。蛋白质的热效应较高,约为20%-30%,这意味着吃100大卡的蛋白质,身体需要消耗20-30大卡来消化它。
这种产热对体温的影响微乎其微,远不足以超过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范围,更不会导致发烧加重。感冒发烧的根本原因是病毒入侵后,免疫系统释放了致热因子,调高了身体的“体温设定点”。将发烧归咎于鸡蛋,实在是冤枉了它。
感冒吃鸡蛋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
烹饪方式首选:蒸、煮、汤
鸡蛋羹、蛋花汤是最佳选择,清淡、软滑、易消化,还能补充水分。
水煮蛋也是很好的选择。
避免:油炸鸡蛋(如煎荷包蛋)或油炒鸡蛋,因为油腻的食物会加重喉咙不适和肠胃负担。
口味宜清淡
制作时尽量少盐、少油、避免辛辣调味。感冒时呼吸道黏膜充血,辛辣刺激会加重不适。
适量即可
对于普通成年人,感冒期间每天吃1-2个鸡蛋是完全合理的,无需过量
极少数特殊情况需注意
如果您感冒的同时伴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(如呕吐、腹泻),建议先以流食(如米汤)为主,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添加鸡蛋羹等半流质食物。
如果对鸡蛋明确过敏,那么任何时期都应避免食用。
感冒了,请放心地把鸡蛋端上您的餐桌。 它不是什么可怕的“发物”,而是您免疫系统的得力助手。将其烹饪得清淡易消化,它就能成为您对抗病魔过程中的一份温暖而有力的营养支持。
下次再感冒时,不妨心安理得地享受一碗妈妈做的蛋花汤吧,它温暖的不只是胃,更是为您康复加油的身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