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浏览


深夜,王先生突然从睡梦中惊醒,感觉一股热流从鼻腔涌出——又流鼻血了。他像往常一样,熟练地仰头、塞纸巾,心里嘀咕着:“大概是天气太干了。” 然而,他并不知道,这次看似普通的鼻出血,其实是身体为他拉响的一次尖锐的高血压“警报”。
在生活中,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鼻出血(俗称“流鼻血”)。大多数情况下,它确实是由于鼻腔黏膜干燥、轻微外伤或上火引起的,很快就能止住。但如果您是中年人,尤其是鼻出血反复发作、出血量较大且不易止住时,就必须提高警惕:这很可能是高血压在作祟。



我们的鼻腔内布满了密密麻麻、管壁脆弱的微小血管,它们就像是安装在鼻腔里的“精密压力监测器”。
压力“爆表”,血管破裂:当血压骤然升高或长期处于高位时,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会急剧增大。鼻腔内这些脆弱的毛细血管首当其冲,不堪重负,最终发生破裂,导致出血。
血管硬化,弹性变差:长期高血压会加速全身动脉硬化,也包括鼻腔的血管。硬化的血管就像老化的橡皮管,失去弹性,变得脆弱。当血压波动时,它们无法有效缓冲,更容易破裂。
因此,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鼻出血有时不是一个局部问题,而是全身血管状态不佳、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一个危险信号。



并非所有鼻出血都与高血压相关。如何区分普通鼻出血和高血压相关的“警示性”鼻出血呢?请关注以下几点:
突发性与严重性:出血往往突然发生,出血量较大,血流迅猛,有时甚至从口腔和鼻腔同时涌出。
难以自止:采用常规的按压止血方法后,仍然需要较长时间(如超过20-30分钟)才能勉强止住。
反复发作:在没有明显诱因(如抠鼻、碰撞)的情况下,频繁发生鼻出血。
伴随症状:在流鼻血的同时或前后,可能伴有头晕、头痛、头胀、面色潮红、心悸(心慌) 等高血压典型症状。
高危人群: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尤其是已知患有高血压,但未规律服药或血压控制不佳的人。
如果您或家人出现的鼻出血符合以上特征,请务必高度重视





当鼻出血发生时,正确的急救处理至关重要,请避免以下常见误区:
❌ 禁止仰头:仰头会使血液倒流至咽喉部,可能被吞入胃中,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;更危险的是,容易误吸入气管,引起窒息。
❌ 禁止用纸巾胡乱填塞:未经消毒的纸巾可能携带细菌,且粗糙的纸团可能进一步损伤鼻腔黏膜,加重出血。


✅ 正确的急救步骤:
保持镇静,坐下前倾:立即坐下,身体微微向前倾斜,让血液从鼻孔流出。
按压鼻翼: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捏住鼻翼两侧的柔软部位(不仅仅是鼻孔)。
张口呼吸:用嘴巴保持呼吸。
冷敷:同时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根部,促进血管收缩。
持续按压:持续按压10-15分钟,期间不要频繁松手查看是否止血。
如果经过上述处理,出血仍无法控制,或出血非常凶猛,伴有严重头晕、乏力等症状,请立即前往医院急诊。



对于高血压相关的鼻出血,治本之策在于稳定控制血压。
定期监测:家中常备血压计,定期测量并记录,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。
规范用药:确诊高血压后,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药,切勿自行停药或减量。血压的剧烈波动比持续性高血压更危险。
健康生活:坚持低盐低脂饮食、戒烟限酒、控制体重、适度运动和保持心态平和。
呵护鼻腔:在干燥季节,可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,或使用生理盐水喷鼻剂滋润鼻腔黏膜。
鼻出血,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毛病,对于特定人群而言,可能是身体内部“暴风雨”来临前的第一道闪电。它提醒我们:是时候关注血管健康,严肃对待血压问题了。请记住,每一次不明原因的严重鼻出血,都值得您多一份警惕,及时就医检查,为自己的健康上好一道“安全栓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