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决定是否给患者开降压药,主要依据并不仅仅是血压数值,而是总体心血管风险水平。这套评估体系主要看两个维度:
①血压分级(有多高?)
-
1级高血压(轻度): 收缩压140-159mmHg 和/或 舒张压90-99mmHg
-
2级高血压(中度): 收缩压160-179mmHg 和/或 舒张压100-109mmHg
-
3级高血压(重度): 收缩压≥180mmHg 和/或 舒张压≥110mmHg
②危险因素(有哪些“帮凶”?)
那么,哪些情况可以暂不吃药?
情况一:正常高值血压或1级低危高血压
指征: 血压在130-139/85-89mmHg(正常高值),或刚达1级高血压标准,但没有任何上述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。
做法: 立即开始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,观察1-3个月。如果血压能降至正常,则可继续不用药。若无效,再启动药物治疗。
情况二:白大衣高血压
指征: 只在医院或诊室测量时血压高,在家自测或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正常。
做法: 这类患者心血管风险相对较低,通常无需立即用药。但需要定期监测家庭血压,并坚持健康生活方式,因为其中一部分人未来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风险较高。
情况三:隐匿性高血压的“反面”
这与白大衣高血压相反,诊室血压正常,但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高。这种情况需要高度重视,通常需要治疗,在此提出是为了提醒大家家庭血压监测的重要性。